中德友谊跃动运河畔 务实合作擘画新未来
来源:淮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25-10-24

10月10日至10月16日,德国萨斯尼兹市市长里昂·克劳舍、议会主席诺伯特·本尼迪克特带领市政府及青年代表团一行24人,对淮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了交流,推动两市友城关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走深走实,共同书写了中德地方友好交往的崭新一页。

产业共振

绘就双城合作发展蓝图

营商服务是孕育合作的基础。代表团一行在淮安市政务服务中心详细了解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运行模式。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积极主动的企业支持政策与快捷清晰的外商服务流程,让代表团深感赞叹,充分增强了双方未来推动经贸往来的信心。议会主席诺伯特·本尼迪克特先生说:“把所有的部门聚集在一个地方,这么高效的服务模式,对外国投资者来说真的太方便了!”

在淮安市规划馆,借助详实的图文史料与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淮安从历史文脉、当代建设成果到长远发展规划得到了系统呈现。这座城市在保护与发展中的平衡智慧,以及前瞻性的布局思路,为双方拓展合作维度带来了新的启发。“淮安有很好的城市系统,和运河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萨斯尼兹市建设局局长奥伯先生说道。

产业合作是联结未来的纽带。萨斯尼兹市拥有德国最东部的深海港口穆克兰港,连接着德国北部与中国铁路货运交通。访问期间,萨兹尼斯市政府代表团与穆克兰港代表赴淮安国际航运中心参观,并与市发改委、市外办、市港口物流集团及相关企业代表进行了专题座谈。

淮安港作为区域重要内河枢纽及其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交流座谈环节,双方初步探索了未来合作的潜在方向,为两市在经贸领域的深度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会后,穆克兰港负责人赫尔穆特•塞勒特先生表示:“淮安港的建设让我惊叹,很期待未来两城在这方面能有更深入的合作。”

文化互鉴

深度感受城市独特底蕴

文化是增进理解的桥梁。访问期间,代表团在淮举办了I.V.E.“波罗的海”舞蹈大赛颁奖仪式,两市舞蹈演员分别展现了精彩的舞蹈节目表演,奔放的日耳曼风情与温润的淮安风韵碰撞融合,外放与内敛和谐共生,保留了两种文化的精髓,又编制出独特的魅力图景。

交流在互动体验中走向深入。代表团成员集中参观了市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亲身体验了古琴与葫芦雕刻两项非遗技艺,从实践层面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青年代表尤利娅•罗森菲尔德感慨:“我喜欢这样的艺术,它无需语言,但让我亲手触摸到了中国文化的温度。”

代表团行程丰富而充实。他们走进周恩来故居,在“伟人故里”感悟崇高风范;乘船夜游里运河、探访河下古镇,在璀璨夜景中领略“运河之都”的古今交融;体验西游乐园,在经典创新演绎中体验“文化名城”的蓬勃活力;品尝地道淮扬菜,用舌尖味蕾品味“美食之都”的精致韵味。一系列的参访,让成员们全方位领略了淮安的城市魅力。

民心相通

厚植传统友谊坚实根基

友好的根基在民间,活力的源泉在青年。代表团走进吕庄社区进行友好交流与志愿服务,与居民们一同体验了包饺子的乐趣。萨斯尼兹市市长里昂•克劳舍先生在欢声笑语中说道:“这种心贴心的交流,正是友城关系的精髓所在。”在充满“中国味道”的互动中,国际交流从宏大的叙事落到具体而微的生活场景中,使友谊变得更加可感、可亲。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代表团走进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并参与了极具特色的校园活动。通过互动性极强的交流,不仅展示了淮安市职业教育注重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也为两市未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

从文化互鉴到经济共振,从官方推动到民间往来,淮安与萨兹尼斯市的友好关系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步入新十年之际,淮、萨两市的交流恰逢其时,为这一重要时刻注入蓬勃力量。立足新起点,两座城市必将在携手前行中,为中德地方友好交往书写更加生动的范例。